近年来,患便秘的儿童日益增多。儿童患便秘的原因,大都由于饮食结构不合理,或者平时饮水少,或者没有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所致。
便秘虽不是大病,但危害却不小。便秘不仅会使有毒物质长时间滞留在体内,损害肝、肾,还可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,导致肥胖、脂肪肝等疾患。最严重的是,长期便秘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。
孩子拉不出便便,有些家长觉得不是什么大事,“多吃点蔬菜、水果,过几天就好了”。便秘其实应该引起重视,因为这可能表示孩子身体和(或)排便习惯出了问题。
便秘程度轻重不一,严重的便秘会影响孩子的食欲、消化功能和睡眠,甚至孩子的整体生长发育因此减缓,妈妈经常说宝宝不爱吃饭,或者吃饭也不长个,但查不出什么问题,这时要考虑孩子是否有便秘。
另外,大便长期积留在肠道里,家长不引起注意、采取措施,大便会变得更干、更硬,排便时伴随的剧烈疼痛感,会让孩子下意识的把大便憋回去,进一步加重便秘情况,而且会形成很糟糕的排便习惯。
还有,长期便秘也表示家庭饮食结构不合理,要注意调整。
但是,什么情况才算便秘呢?每个人排便习惯和状态都不一样,尤其是轻度的便秘,在早期是很难被识别出来。那这些便秘症状可以给大家参考一下。
新生儿便秘大便质硬,而且少于每天一次。不过一些纯母乳喂养的婴儿可能例外。
大宝宝便秘大便质硬,而且3-4天才排便一次。
任何年龄段孩子大便体积大、又干又硬。而且排便时困难、费力,在一次量较大的排便之后,阵发性的腹痛减轻。
有些严重的情况,会出现大便表面或内部有血、两次排便之间出现遗粪。
婴儿便秘怎么办?父母要注意调整宝宝饮食;训练宝宝养成定时排便的好习惯;也可以经常给宝宝做顺时针腹部按摩;
调整排便习惯
婴幼儿时期的便秘,有可能持续终身,如果孩子长大后,没有养成规律的排便习惯,或者经常憋便,问题会更加严重,这种情况常见于2-5岁、正在学习独立上厕所的孩子。大一点的孩子不在家时,也可能会憋便,因为他们不愿使用自己不熟悉的厕所。
所以这个时候,家长要鼓励孩子学习使用学校卫生间,预留充足和规律的时间给孩子如厕。
饮食结构要合理
如果是母乳喂养,母乳量不足所致的便秘,常有体重不增,食后啼哭等。对于这种便秘,只要增加乳量,便秘的症状随即缓解。
人工喂养的婴儿更易发生便秘,因此要注意奶粉冲调的方法和比例,两次喂奶之间要给宝宝喝一些水,如果天气热流汗比较多,要额外增加喂水量。对于4-5个月以上的婴儿,可适当增加辅食,最好将菠菜、卷心菜、青菜、荠菜等切碎,放入米粥内同煮,做成各种美味的菜粥给宝宝吃。